重溫台灣的「軌道傳奇」,台鐵的捷運化與觀光化將成為未來的新趨勢

台灣鐵道黃金的年代,大概在十大建設完成前後的時期。在這個時期,台灣鐵道路網堪稱是營運里程最長、路網最為完整,現今環島鐵路網八條幹線:縱貫線、山線、海線、屏東線、南迴線、花東線、北迴線、宜蘭線,也在1991年版圖終於完整。但是這最光明的時代,也迎來最黑暗的時代,因為台鐵支線跟著快速消失,窄軌輕便鐵道急速沒落,城鄉風貌瞬時改變,一切都記錄在公視紀錄片《軌道傳奇》中,堪稱是台灣鐵道這個黃金的年代的縮影。

阿里山小火車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阿里山小火車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
如果說將來後代撰寫台灣鐵道史,描述台灣鐵道曾經有過一個「黃金的年代」,那絕對不是現在,而是1982-1991年,民國七十年至八十年這個時期,甚至是更早十年的十大建設時期1972-1981年。1979年西部幹線鐵路電氣化完工,自強號開始營運,往後十年,北迴鐵路通車、花東鐵路改軌距通車、還有環島鐵道幹線的最後一哩路,1991年的南迴鐵路通車。

我出生於民國五十六年,身為五年級生,我們何其幸運,在我們的人生求學歲月,親身經歷過台灣鐵道這個黃金的年代,但是又何其不幸,親眼目睹大樓起,高樓塌,看台灣鐵道沒落,卻也無能為力,晚年只能抱著曾經的美好回憶,睹物思情,直到終老而去。

但是,我相信在這一批逐步退休的五年級精英中,如果您喜愛火車,一定不會忘情,一套台灣鐵道永恆的美好記憶,就是公視從1996年開始,陸續拍攝的軌道傳奇紀錄片20集。那是傳唱的經典,幾乎裡面所有的畫面,都已經消失,全部成為歷史。還有,我曾參與當年公視軌道傳奇的演出,1996年當時還是個博士班研究生,如今將近三十年過去,但是再回首,心中依然難掩悸動。

《軌道傳奇》記錄台灣鐵道黃金的年代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《軌道傳奇》記錄台灣鐵道黃金的年代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
消失的輕便鐵道:台糖鐵路、鹽田小火車、礦業鐵道與阿里山鐵路

無疑地,民國71年,那一年是762mm軌距的輕便鐵道的災難年。6月27日起台東線鐵路拓寬成1067mm軌距,新的花東鐵路誕生,從此台北的火車不再只到花蓮,而且可以直達台東,為台灣環島鐵路網的建設寫下前奏曲。只可惜,東線的黃皮仔客車與蒸汽機車,沒有得到良好的保存而流落異鄉。由於公路客運的發達,8月17日最後一條台糖鐵路客運,連結嘉義到北港的嘉義線停駛,從此台糖的五分車,進入全面沒落的年代。還有台鹽的鹽田小火車,礦業鐵道等等,進入停駛拆除的命運。誠然,1982年是一個台灣輕便鐵道劇變年代的開始,即使是台灣最負盛名的阿里山鐵路,也逃不過邊緣化的宿命。

台糖小火車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台糖小火車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
1982年10月1日起阿里山公路通車,原本一票難求的阿里山鐵路,業績一落千丈,連年虧損,而面臨停駛與移轉的危機。1995年起,因為台灣房底產大漲,炒地皮風氣興盛,嘉義要求拆除嘉義至竹崎平地段;1997年神木倒塌,1999年921大地震破壞,眠月線迄今未通;2003年0301車禍事件傷亡慘重,鐵路成過街老鼠,被要求民營化BOT;2008年1013事件,23K鐵路毀壞,民營單位不修理並辭退鐵路員工,民營化陷入危機;2009年莫拉克風災爆發,鐵路柔腸寸斷,風雨飄搖;2010年政府終止BOT,收回自行營運,阿里山沼平車站飯店BOT案失敗之後,沼平車站重建。

同時,台灣鐵路流行全面立體化,嘉義鐵路高架化工程開始啟動,阿里山鐵路從嘉義到北門站路段陷入危機,嘉義地方民代要求拆除平地段,此刻,2018年又走回1995年的老路,不論是環評或是建設,都是兩套標準,獨厚公路而輕賤鐵路,重開發而輕保存。《軌道傳奇》阿里山鐵路的影片,真實記錄到這段故事的前段,還有26號蒸汽機車在阿里山生火的畫面,原有的畫面場景,卻已經在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拆除,令人不勝唏噓。

台鐵支線的快速沒落,《軌道傳奇》留存經典時光

此外,在台鐵的支線方面,目前共有六條客運支線在營運,包含平溪線、深澳線、內灣線、集集線四條觀光支線,以觀光的角色重獲新生;以及沙崙線、六家線兩條新支線,是電氣化捷運化的高鐵連絡線。而過去台鐵的港口支線,尚有高雄臨港線、花蓮臨港線、台中港線三條,只是純粹貨運不辦客運。

溯及既往,包含早年民國七十年代已經停駛的淡水線、新店線與中和線,民國八十年起停駛的東勢線、東港線與神岡線等,至少有九條支線。因此很少人知道,台灣鐵路歷史上所存在的支線,至少有十九條之多。1991年是支線逐漸崩壞的關鍵年代,《軌道傳奇》紀錄這些支線的最後時光,例如淡水線等等,那些訪談的人物,如今很多都已經凋零離世,令人感傷。

台鐵捷運化不利營收,鐵路M型化的傾斜發展

1991年台灣鐵路環島鐵路網完成,照理說台灣鐵道黃金年代之後,台鐵的現代化更能穩固它的運輸地位?其實不然。在追求速度、舒適與便利的主流浪潮之下,1982年1067mm軌距的體系,淘汰762mm軌距體系的情節,也發生在後來標準軌1435mm軌距,衝擊1067mm軌距生存的身上。台灣第一條1435mm軌距鐵路,淡水線捷運1997年通車,取代了1988年停駛的台鐵淡水線。2007年臺灣高速鐵路通車,除了東部幹線之外,高鐵取代了台鐵長途運輸的角色,台鐵只好定位在區域運輸,被迫興建更多的小車站,發展台鐵捷運化。

事實上台鐵七成營收來自於長途旅客,三成營收來自於短途旅客,這樣的角色,出於無奈,也讓累計的虧損暴增,雪上加霜。鐵路M型化的發展,鐵道朝向高價化與邊緣化兩端傾斜,造成社會資源的不公,服務貧富差距的拉大,成了台灣鐵道的隱憂。

都市土地開發向錢看齊,影響鐵路地下化與機廠遷移政策

車站是故鄉的門戶,是鄉愁的城堡,也是台灣從北到南,各個都市鄉鎮的傳統地標。然而,在當今一切都得向錢看齊的時代,政府用縫合理論的謬論,以取得台鐵的土地,要求立體化,拆除台鐵車站。台灣鐵道面臨著新的變數,以都市土地開發為利益主體的政策,迫使許多台鐵現有的土地,必須移交給商業開發使用。例如台北機廠遷移到富岡,高雄機廠遷移到潮州,原有的土地成為商業開發的金雞母。

此外,鐵路立體化,包含地下化與高架化,是台灣鐵道建設的發展趨勢。從台北、桃園、台中,一路吹襲到台南、高雄。雖然,表面上是以消除平交道改善安全,與弭平都市裂縫為由,事實上還是回歸到消除都市鐵路,以利都市土地開發的政策,推行鐵路地下化與高架化之後的都更計畫,這才是重點。這樣的政策下,讓鐵路交通事業失去原有的專業與尊嚴,成為土地開發逐利的犧牲品。

鐵路M型化的發展,成了台灣鐵道的隱憂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
快慢車分流」與「三線四線化」,台鐵捷運化新趨勢

台鐵捷運化與發展鐵道觀光,這是未來必須面對的新趨勢。既然如此,台鐵捷運化必須增設許多小站,如果鐵路只有雙線,區間車班次不夠密集,捷運化的成效很有限;若區間車班次夠密集,提高到20分鐘以內發一班車,慢車的停靠,勢必影響到快車的運行。想要解決這個問題,最好的方式是「快慢車分流」與「三線與四線化」。目前台灣環島鐵路立體化大改建,不論是高架或地下化,是否可能留用原本地面的鐵路,成為第三線或第四線,以提高路線容量?雖然這與消除平交道的政策不符,成了兩害相權取其輕的取捨問題,也造成台灣鐵道的城鄉風貌改變,純樸的台灣,早已經一去不復返。

科技的現代化,鐵道追求速度與便利,是無法抵擋的時代洪流,也是交通運輸發展的必然抉擇。然而,新的科技帶來舒適,卻未必帶來真實的進步。如果,沒有學會感恩與珍惜,那麼建設只是帶來更多的失落與遺憾。在當時的年代,鐵路只有淘汰,沒有文化資產的概念。《軌道傳奇》紀錄那個「黃金的年代」,對照今日這個「沒落的年代」,只有老淚縱橫。

《軌道傳奇》中有許多追火車的人拍下珍貴照片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《軌道傳奇》中有許多追火車的人拍下珍貴照片。圖/《軌道傳奇》

附錄 台灣鐵道體系的軌距種類 簡要整理

1435 mm 標準軌距:大眾捷運(since 1997)、高鐵(since 2007)

1067mm 窄軌軌距:台鐵主要路網、台糖與其他產業鐵道連接(since 1887)

914mm 稀有軌距:基隆港區專用(since 1921)

762 mm 輕便軌距:(since 1906)糖業鐵道:溪湖、虎尾、新營、橋頭等糖廠;林業鐵道:阿里山、太平山 八仙山等;鹽業鐵道:布袋、七股;工程用鐵道:嘉南大圳、新高港;礦業用鐵道:金瓜石;舊東線鐵道:1982年以前花蓮至台東;遊樂區鐵道:六福村等

610mm:五堵基隆煤礦;埔里、玉井糖廠

545mm:烏來台車

508mm:礦業鐵道

495mm:台車鐵道、新平溪煤礦


【延伸推薦】

節目|《軌道傳奇》:紀錄台灣現有或即將被拆毀、停駛的火車,以及鐵道和依存在鐵道旁的產業與人民。紀錄具有人文風景特色的鐵路之旅,保留軌道相關歷史照片、文件和影像。

節目|《奔馳世界絕景鐵道》:系列飛越壯麗風景,從空中拍攝並呈現世界上最令人屏息的壯觀鐵道,帶領觀眾踏上難忘的冒險之旅。

節目|《阿里山百年記憶》:阿里山林場是台灣第一個近代化官營林場,讓我們隨著耆老,探索阿里山百年記憶,森林、鐵路、聚落,重回百年檜木之都。

文章|環遊世界鐵道五十多國,蘇昭旭:鐵道之旅首重精緻的服務,回歸心靈需求才能真正享受旅程

作者:蘇昭旭
責任編輯:陳逸雯
核稿編輯:李羏
出刊日期:2024.06.07

蘇昭旭

1967年生,建立軌道工具書體系為終身職志,目前為繁體中文鐵道著作數目最多的學者,至2022年為止,ISBN著作共有57冊。環遊世界鐵道五十餘國,現職為交通科學技術博物館館長,高雄餐旅大學航運系助理教授。

其專書著作,榮獲2000年,2001年的金鼎獎,2004年運輸傑出青年獎,以及2020年綠色奧斯卡獎等。其影視作品,散見於公共電視,大愛電視台,TVBS等,2012年與總統馬英九的治國週記,談國家的鐵道文化政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