復活節神劇《馬太受難曲》,巴赫以宗教歌劇重現耶穌背十字架行走苦路的悲壯

音樂家巴赫在1727年完成的《馬太受難曲》,全長將近三個半小時,格局龐大且兼具廣度與深度,無疑是巴赫累積了先前許多創作宗教音樂經驗,在圓熟時期呈現出來的壯濶總結。1829年,在音樂家孟德爾頌主導下,於柏林重新演出全曲,此時才真正讓人們見識到,幾乎已被遺忘的巴赫巨作,從而造就此後「巴赫音樂的復興」。

音樂家約翰.塞巴斯蒂安.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1685~1750),時年61歲
此肖像畫由E.G. 豪斯曼於1748年所繪。圖/維基百科
音樂家約翰.塞巴斯蒂安.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1685~1750),時年61歲此肖像畫由E.G. 豪斯曼於1748年所繪。圖/維基百科

1829年在柏林的演出,宣稱是紀念《馬太受難曲》創作一百周年,然而根據後人的研究,真正的首演是在1727年,而不是1729年;後來樂曲幾經改寫與增添,才在1742年有最終的定稿。而目前典藏在柏林國家圖書館,1736年由巴赫親自抄寫的手稿,特別清晰優雅也最讓後人驚嘆,成為足以藏之名山的經典之作。

音樂家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1685~1750)於1736年親自抄寫的特別清晰、優雅的手稿,目前典藏在柏林國家圖書館。圖/維基百科
音樂家巴赫(Johann Sebastian Bach,1685~1750)於1736年親自抄寫的特別清晰、優雅的手稿,目前典藏在柏林國家圖書館。圖/維基百科

巴赫名作《馬太受難曲》,更像高潮迭起的「宗教歌劇」

在《馬太受難曲》的手稿中,巴赫用兩種不同顏色的墨水來騰寫歌詞,紅色的是引用自新約聖經「馬太福音」中,有關耶穌基督受難章節的字句,黑色的則是編劇者的演繹與發揮。透過交錯呈現,將聖經中最富悲劇性的篇章經營成劇本。巴赫也藉著音樂,渲染出高潮迭起,富於情境與意境變化的效果。《馬太受難曲》儘管在國內被譯為「曲」,其實更像是大氣磅礡的一部宗教音樂戲劇,如果改譯成《馬太受難劇》,應該會更貼切。

據傳這部作品在1792年的復活節,於萊比錫湯瑪斯教堂重演時,一位婦女在開場結合聲樂與器樂的大合唱時,喊出下面這句話:「請保佑我們的子弟啊!上主,我們此時簡直是在歌劇院或戲劇院中唷!」 她話講完就立刻走出教堂,不願意繼續欣賞演出。此段話也顯示出一個事實:在巴赫成長並活躍的德國中、北部一帶,當時大部分是新教路德教派的勢力範圍,該教派傾向於質樸且虔信,使得富於娛樂性與通俗效果的歌劇無法推展,甚至受到排斥。也由於這個原因,導致巴赫終生未曾創作歌劇。

雖然巴赫不寫歌劇,卻替路德教派的禮拜創作了許多宗教性質的清唱劇(cantatas),以及數部簡稱受難曲(passions)的「受難神劇」(oratorio-passions)。這些宗教性的音樂戲劇與一般歌劇存在著許多類同,卻又大異其趣,它們可視為在教堂中演出的宗教歌劇。「受難曲」經常被分成兩大部分,在當時路德派教會復活節傍晚舉辦的「晚禱」(vesper)禮拜中,分別在「講道」的前、後被演唱。

繪影繪聲的吟誦敍事,宛如「馬太福音」聖言重現

受難曲在教堂中演出,只有唱奏不表演、也沒有粉墨登場,不像歌劇能藉助視覺效果,幫助聽眾了解劇情。因此,只能藉助敍事的方式以吟誦調(recitative)演唱,將情節交代清楚。巴赫《馬太受難曲》中,男高音的敍事者成了全劇最重要的演唱者,把源自「馬太福音」基督受難的章節,從頭到尾吟誦出來。敍事者吟誦完每一段落,都有獨唱或合唱的介入,才能將每個劇情的細節,渲染成各自獨特的情境或意境。敍事者在曲目上半部講述了從「最後晚餐」到耶穌被拘捕的故事;下半部則是詮釋耶穌被審訊、背十字架上山、受釘,以及最後被放置墓穴的經過。

巴赫《馬太受難曲》上半部分講述了從「最後晚餐」到耶穌被拘捕的故事;下半部分則是耶穌的被審訊,背十字架上山、受釘,最後被放置墓穴的經過。圖/示意圖
巴赫《馬太受難曲》上半部分講述了從「最後晚餐」到耶穌被拘捕的故事;下半部分則是耶穌的被審訊,背十字架上山、受釘,最後被放置墓穴的經過。圖/示意圖

有別於同時期許多通俗化的義大利歌劇中,經常被簡略處理的吟誦調,巴赫《馬太受難劇》的吟誦調顯得特別講究、細緻,且富於表情的變化。不但充分帶出德文音韻的抑揚頓挫,也能繪聲繪影的刻畫歌詞,更將意涵凸顯的巧妙且生動,某些關鍵性的字詞與音節,更不時被配上連串的裝飾音,或是呈現明顯起伏的轉折。

但巴赫精心設計的「繪詞」效果,雖然動人卻也成為男高音演唱者最艱難的考驗。原因是當男高音敍事者提到全劇的主角時,男低音經常就深沈地順勢唱出耶穌的話語,這些基督的吟誦調,被暗晦的弦樂重奏烘托著,彷彿為「聖言」蒙上一層神秘的半透明光環,也讓男高音演唱者更需要細緻的表達吟誦層次。

巴赫《馬太受難劇》中的吟誦調很講究,成了男高音演唱者艱難的考驗。劇照/台北愛樂《聖馬太受難曲》
巴赫《馬太受難劇》中的吟誦調很講究,成了男高音演唱者艱難的考驗。劇照/台北愛樂《聖馬太受難曲》

富有層次與色彩的獨唱曲,營造「三重奏鳴曲」般的交融效果

當敍事者交待清楚一段情節之後,獨唱者或唱出相關角色內心的感受,或有如旁觀者般的「觸景生情」唱出感想,而這些獨唱的段落,經常可分成兩個橫向的層次。首先是有如吟誦調般,但音域稍擴寬些、起伏稍明顯些的「小詠唱調」或「類詠唱調」(arioso);再過度到旋律比較明顯,更加抒情的「詠唱調」或「詠嘆調」(aria)。從敍事者的吟誦調,轉換到其他獨唱者的小詠唱調,最後才是詠唱調,節由從敍事到抒情的鋪陳,產生接續且連貫的效果。

有別於同時期義大利歌劇中詠唱調的悅耳炫技,巴赫的詠唱調總是鋪陳著室內樂般的豐富層次感,而且充滿著獨唱與器樂充分交融的色彩變化。不是器樂伴奏著獨唱,而是有如「三重奏鳴曲」般,三個聲部交織著靈巧的對位效果,充分展現聲樂獨唱、器樂獨奏、與持續低音這三個主要聲部的對應與交融。

巴赫的詠唱調總是鋪陳著室內樂般的豐富層次感,而且充滿著獨唱與器樂充分交融的色彩變化。2012年由指揮大師海慕特‧瑞霖(Helmuth Rilling)引領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灣弦樂團於台灣首演《聖馬太受難曲》。劇照/《聖馬太受難曲》
巴赫的詠唱調總是鋪陳著室內樂般的豐富層次感,而且充滿著獨唱與器樂充分交融的色彩變化。2012年由指揮大師海慕特‧瑞霖(Helmuth Rilling)引領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灣弦樂團於台灣首演《聖馬太受難曲》。劇照/《聖馬太受難曲》

聖詠撐開壯濶格局,雅俗共賞的合唱激發共鳴

在巴赫的受難曲中,合唱不是獨唱的附屬,它們反而像大教堂的巨大門面與樑柱般,撐開了全曲的壯濶結構。這些合唱段落,主要分成兩大類:一類是比較繁複、傾向於對位風格;另一類則是根據路德教派的現成聖詠(Choral),配上單純的和聲。

聖詠的改編曲,主要被巴赫應用在表達與劇情相關的感想,就像古希臘悲劇中「歌隊合唱」的作用一般。聖詠本是路德派禮拜中,信眾們齊唱的簡易歌曲,它們被應用在受難曲中,很能夠激發普遍的共鳴。

另一類寫得相當複雜的合唱,有時它們是受難曲中群眾的心聲,這類群眾的合唱經常充滿此起彼落的動態與衝勁,如耶穌的十二門徒、群聚的猶太人、羅馬士兵等;有時這類結合聲樂與器樂、以對位語法為主的合唱,它們有如洪流般帶出壯濶的意境,其中最著名的一段,是全曲開頭長達七分鐘的大合唱。

以2012年由指揮大師海慕特‧瑞霖(Helmuth Rilling)引領台北愛樂合唱團及台灣弦樂團於台灣首演《聖馬太受難曲》為例,當樂團奏出徐緩的行進節奏,合唱團分成兩部分,時而對唱時而匯聚在一起;這時另一個兒童合唱團唱出聖詠「神之羔羊」,飄浮在所有音樂之上。這些「協唱奏」的多層次效果,很動態也很立體的預示出整齣受難曲悲壯的基調,聽眾們彷佛看到:眾目睽睽之下,耶穌基督背著十字架,走在「苦路」之上的情景。

整齣受難曲悲壯的基調:聽眾們彷佛看到了,眾目睽睽之下,耶穌基督背著十字架,走在「苦路」之上的情景。圖/示意圖
整齣受難曲悲壯的基調:聽眾們彷佛看到了,眾目睽睽之下,耶穌基督背著十字架,走在「苦路」之上的情景。圖/示意圖

【延伸推薦】

節目|《聖馬太受難曲》: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台北巴赫音樂節系列活動,閉幕音樂會的「聖馬太受難曲」取自新約聖經的馬太福音,為音樂史上受難曲的顛峰之作,為難得演出的曲目。

節目|巴赫《聖誕神劇》:台北愛樂文教基金會舉辦由巴赫音樂權威大師指揮家海慕特‧瑞霖率領台北愛樂合唱團、國立臺灣交響樂團與女高音林慈音等,演出多層次抒情音樂風格,闡述耶穌基督降生事蹟。

文章|親子音樂教育首重陪伴,四絕招讓孩子自然愛上古典樂

作者:陳漢金
責任編輯:陳逸雯
核稿編輯:李羏
出刊日期:2024.04.18

陳漢金

音樂學者,法國索爾邦大學音樂學碩士、博士。先前專任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,教授西方音樂史、音樂與美術及其他音樂學課程,目前是該系的退休兼任教師。經常撰寫音樂文章,舉行音樂講座。主要著作有:《音樂獨行俠-馬水龍》、《發現貝多芬》、《白遼士-浮士德的天譴》、《您說是「印象派音樂」?—德布西的室內樂與管絃樂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