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媽在酒店上班—我厭惡的不是母親,而是社會的虛假與矯情。

媽媽會跟不同的男性往來,她對自己的工作避而不談,那個龍蛇雜處的底層社會,也是我不想面對的世界。我跟《那天,我媽偷了老師的車》片中主角有類似成長背景,但主角很早就看透,其實作為女兒,我們終該厭惡的不是母親、不是自己,而是這個社會的虛假與矯情。

小春(左)與以性愛電話賺錢的媽媽。圖/《那天,我媽偷了老師的車》

約莫在小學三、四年級,我住進了外婆家生活,母親偶爾會來外婆家看我。在一個偶然下,我看見了一紙離婚協議書,發現父母離婚了。母親從某個時候開始在酒店工作。生活日夜顛倒的母親,似乎會與不同的男性友人往來,這些叔叔們,有些有家人小孩。

這個「模糊的知道」,重重地衝擊著學校與社會教給我的家庭觀與性道德觀,我帶著批判、不諒解的眼光,看著母親的「所作所為」。然而,另一方面,我也知道母親隻身在外工作賺錢很辛苦。矛盾的兩股力量在我體內衝突著。這份內在衝突,帶著我不斷地探索自我,最後在輔仁大學心理所夏林清老師的課堂上,接觸了「社會母子盒」(註)的概念,瞭解到父母也是男人、女人,以及看見性道德的污名與桎梏。

媽媽在酒店上班,是我不想面對的平行世界

青春期的我,選擇從鄉下外婆家,進入市區的私立寄宿女中就讀,起心動念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未來,穿越城鄉差距,脫離貧窮的束縛。但在教育的過程中,慘白的讀書環境、單純的人際關係,讓我距離那個身在龍蛇雜處的底層社會的母親,愈來愈遠。有次母親帶東西到學校宿舍,請舍監老師轉交給我。年輕的女老師對我說:你媽媽好漂亮。我聽了臉一垮,雙眼迴避,匆忙地轉身離去。打扮地漂亮,對我來說,是母親的工作制服,是我不想面對的身分。

考上台大後,我覺得作為女兒,已經不負母親,可以自由獨立。但,即使負笈北上,即使不回家鄉,過去似乎仍緊緊抓著我。原本考心理所,只是想觀察人的行為,為我所不解的複雜人際互動,貼上更多容易理解的歸納與命名。事與願違,在輔大心理所夏林清老師的課堂上,我的價值觀經歷了一場大地震,並走進了那個我之前有意無意選擇不碰的的另一個平行世界:社會的底層。

媽媽的工作是禁忌,她說自己是淤泥,我是出淤泥不染的蓮花。

母親對於自己的工作避而不談,我是一直到研究所,與母親關係較親近後,才陸續聽母親說,她曾當過櫃姐、房仲等。離婚後的她,做過很多不同的工作。但因為母親小時候,常常聽外婆講述心事,累積了許多心理壓力,所以,她以為隱藏自己的辛苦與難過,對孩子才是最好的。而我也以為母親的工作是不可談論的禁忌,因此,兩人之間漸漸蓋起高牆,很少對話、聊天。

記得有一次,我的不滿、不解,因為沒有語言作為出口,一腳踹向了一起躺在床上的母親腰上,讓母親痛得動了怒。不過,母女倆還是會用迂迴的方式,去接近對方。有次我看到母親在信紙上寫著:我是淤泥,女兒是出淤泥不染的蓮花;我深深不以為意,因為當時的我,更想要的是開放溝通、共甘苦的家庭圖像。母親則是看到我日記上寫著對女校學姐的欣賞與情愫,劈頭問我:妳是同性戀嗎?我憤而將日記撕爛,丟進垃圾桶裡。

我們該厭惡的不是母親,而是社會的虛情假意

《那天,我媽偷了老師的車》片中小春媽媽身上,我看到了一些與我媽的共同點:保護女兒時的強悍、時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、時而像個小孩般天真調皮。我很羨慕片中母女的互動,女兒可以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煩躁、抱怨,母親則會聽出女兒的不開心;女兒可以說心事,母親可以訴往事。溝通雖然不完美,但母女是向著對方,也瞭解對方的。在虛假的社會互動中,身為女兒,對外溫文有禮,身為母親,對外時而謙恭、時而強悍,但在彼此面前,刺穿盔甲的只是一句擔心的誤會,讓對方簌簌地流下再也藏不住的脆弱。

與我相反地,小春很早就透過母親的社會生存模式,看到人的慾望流動,且對此並無偏見或評判,甚至可以嘻笑地輕鬆以對。反而,平時生活道貌岸然、自恃清高的人,將自己的慾望躲躲藏藏,終究被自我道德的桎梏弄得灰頭土臉。

因為教育程度低,他人就以為可以任意地對待;因為經濟弱勢,他人就以為可以憑空誣賴。似乎只有在掀開知識分子的虛假道德外衣,露出赤裸的慾望後,彼此才是平等的。

我想片中的女兒小春很幸運,在小小的年紀就懂得:作為女兒,我們終該厭惡的不是母親、不是自己,而是這個社會的虛假與矯情。

希望我們都能放心赤裸,然後自由。

註:「社會母子盒」(Chinese boxes)形容人與社會的經驗關係就像一層包一層的母子盒,在系統內又包含另一個系統,每個系統都被更大的系統包覆,層層疊疊具有階層性。

【延伸推薦】
戲劇|《那天,我媽偷了老師的車》:內心裝滿負能量的青少女小春,與媽媽的日常就是倚靠販賣僅剩的性別紅利營生:少女脫掉原味內褲寄出就能賺零用錢、媽媽戳著腳皮聊幾通性愛電話也算貼補家用,就連大叔老師也忙著戀童、師母手機裡則是有見不得人的照片……。
文章|你可以色色!賣情趣用品沒什麼好丟臉的,性本來就是很自然的需求。

作者:小茵
責任編輯:陳珊珊
核稿編輯:李羏
出刊日期:2022.5.26

小茵

小學換了三間,國高中念同一所私立寄宿女中,這輩子最高的教育經歷是台大外文,靠這張畢業證書維持生活。

因為覺得童年有缺憾,曾到育幼院當志工。因為看不到行政工作的未來發展,於是去考心理所。

進心理所,開拓了眼界。在夏林清老師的課堂上,開始解構自己的童年、敘說家內故事,開始挪移視框,開始看見「人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