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親子衝突來臨時,爸媽口中最常說出這句話,但爸媽沒說出口的,究竟是什麼?
為人子女,很難不在成長的某個階段因為面對父母親的要求或質疑,暗暗對自己許下諾言:等我當了爸媽,一定不會這樣對待小孩。為人父母,則很難不在要求或質疑孩子時,履行這個年輕時曾對自己許下的承諾。
倒不是這個許諾如同諸多年輕時的夢想一樣早被遺忘,而是身為父母時就算想起,也會同時生出種種「不得不為」的理由來說服自己;這些理由當中,最常聽到的,就是「我是為了孩子好」。
在戀愛或婚配事務裡出現這類衝突,可能最難解決。
絕大多數的父母的確真心為孩子著想,但這個「好」的判準其實很不牢靠,政治環境、社經階級,大至世界局勢,小至家族狀況,每個因素都會影響判準;而在時代行進當中,上述種種都可能跟著改變,在某些時代、某些地區,變化可能還會快得目不暇給。
例如台灣。
上個世紀的五、六零年代,「本省人」嫁給「外省人」並不少見,但本省家庭不見得樂見,「平地人」迎娶「山地人」並不少見,但平地家庭不見得樂見;年齡跨距較大的戀愛關係常被視為有悖倫常,與外籍人士交往就會出現因膚色而生的刻板印象評斷,未婚生子簡直就是有辱家門,同性之間的情愫完全就是禁忌。
是的,尤其是同性之間的情愫。在相關法律已經修訂、各種數據都證明「同性戀並沒有不正常」、「同性組成的家庭並不會更易出現缺憾」也一樣。
當孩子開始談戀愛了,父母親對這段戀情的看法,極有可能與這類判準有關;也就是說,使用這些判準來要求孩子的時候,「為了孩子好」其實是「為了讓孩子可以符合社會標準」的意思。
某些層面說來,這種思維不見得全錯,符合社會標準的確可以讓生活少點麻煩;倘若父母親年輕時曾反抗過從前的社會標準,那麼可能就更不想讓孩子面對自己經歷過的痛苦。
但,社會標準是會變的。
半個多世紀來,台灣社會從強人政治走向民主開放,從封閉走向多元,許多上述的歧見和誤解尚未完全消失,不過的確在逐步修正當中。當父母親用自以為的社會標準在要求孩子的時候,大多無法預料,這套社會標準是否在轉瞬之間就變了模樣。
這種時候,父母親或許可以想想:年輕時候違抗父母的原因,有的自然是叛逆,有的則可能是當時的自己,其實看出了更要緊的某種「本質」──一種更貼近「人」,以及一個人如何與包括家庭成員在內的其他人相處、互動時,應當重視的核心價值。
又或許,父母親可以從別人的故事裡,得到一些想法。
《公視人生劇展》中《艾草》 一劇裡的母親,年輕時曾因自己的戀愛選擇違逆長輩,但發現兒子的同志身分之後,她能否坦然接受?當兒子與她當年一樣選擇違逆,她又該怎麼做?這個故事透過一家三代,濃縮了時代變遷中判準的拉扯、改變,及身處其中的個人如何思索因應。
好故事一向是人生的重要指引。它不見得提供標準答案,但可以指出不同的思考方向。
而跳脫原有框架的思考,才能讓「為了孩子好」,變成一句實話。
【延伸推薦】
戲劇|《艾草》:艾草生長於保守排外的閩南家庭,為了跟大她二十歲的外省籍老師談戀愛,不顧她單親母親的反對,嫁去台北。她跟母親一樣也面對喪夫之痛,獨立撫養兒女長大。對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滿意又自傲,直到發現兒子是同志,女兒從法國帶回跟黑人生的私生女,長年建立起的價值觀,被迫瓦解。
作者:臥斧
責任編輯:陳珊珊
核稿編輯:李羏
出刊日期:2020.5.19
念醫學工程但是在出版相關行業打滾。想做的事情很多。能睡覺的時間很少。工作時數很長。錢包很薄。覺得書店唱片行電影院很可怕。隻身犯險的次數很頻繁。出版十多本書,包括:《舌行家族》、《沒人知道我走了》、《硬漢有時軟軟的》、《FIX》;最近長篇《低價夢想》將於2020年5月上市。喜歡說故事。討厭自我介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