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平醫院封院風暴20年,當政治凌駕專業,醫療體制是救人還是殺人?
2003年台灣SARS疫情爆發,「不要等死」四個字貼在和平醫院窗上的畫面,透過媒體鏡頭播送到全台,當行政權力與醫療專業牴觸,人應該選擇相信自己的判斷,還是依循政府的命令?...
想養寵物的十一歲男孩,最想要的是父母的寵愛
在家排行第二的子翔上有姐姐下有妹妹,總覺得爸媽不夠關心他,成天吵著希望能養寵物,其實是渴望父母關愛的眼神。他想換個家庭體驗獨生子、家裡又有寵物的感覺,希望能解開「中間孩子症候群」的心結。...
童年的海洋回憶滿是父親身影,歐陽靖當媽後不會讓孩子感到寂寞
母親是知名藝人譚艾珍,星二代歐陽靖的成長歷程缺乏陪伴。當媽媽之後歐陽靖全心陪伴孩子新醬,玩沙玩水接觸大自然全部不設限,因為「沒有什麼比童年快樂更重要的了!」...
如何支持學生心理健康?「穩定輔導人力、專責專用」是關鍵
校園輕生事件頻傳,代表校園輔導系統失靈?其實眾多輔導人員身兼行政兩頭燒,加上高中以下專輔人員約聘制度導致流動率大,無法穩定支持學生個案,都是「學生輔導法」修法亟待解決的冰山一角。 示意照片...
父親曾穿女裝自慰,女兒拍片追索父親的人生故事
爸爸臨死前,媽媽告知女兒一個不能說的秘密:「爸爸有變裝癖」。突如其來的告白,導演女兒想知道穿著女裝的父親是個什麼樣的人?他的心理狀態?她開始從親友、父親遺物和日記,追索陌生的爸爸與自己的共同點。...
楊婕妤曾在廁所徒手接生,為幫助無國籍寶寶搬家超過一百次
在關愛之家,大家都叫楊婕妤咪咪,意思是「媽媽」。像母親一樣到處奔波是她的日常,舉凡深夜接送產婦、照顧孩子、縫製義賣品、甚至徒手在廁所接生嬰兒,還要應付各種檢舉,為此搬家至少超過一百次。她心中的理想,就...
不願素顏出門的少女,完美主義的背後隱藏被接納的渴望
從高一學會化妝後,芮瑜就再也不願素顏出門,出房門一定會戴上口罩,參加《換個爸媽過幾天》甚至為了躲鏡頭而整晚失眠,到哪去都抱著棉被遮擋。她坦承心思細膩且缺乏安全感,但透過這趟壯遊之旅,她感受到失敗是可以...
林懷民說她「燒成灰都是南管」—王心心專一且純粹的南管世界
南管音樂家王心心成長於音樂世家,在編舞家林懷民的鼓勵下,開啟「一人南管」獨弦演奏詩人白居易的「琵琶行」。她用書法練字的道理體悟樂譜之妙,以專注的追尋找到內心南管的迴鳴。...
台灣甲子園木棒聯賽開打,穀保家商邱鑫:省下玩手機的時間通通拿來練球
「教練跟我說前三輪沒有問題,但應該把目標放在第二輪、甚至第一輪,那才是我要去奮鬥的地方。」就讀穀保家商三年級的邱鑫,遙想不到5個月後的中華職棒選秀,而正在進行中的木棒聯賽,是他衝刺夢想的重要舞台,因為...
最快球速飆出145公里,普門中學投手林育辰:最大的對手其實是自己
熱血激昂的木棒聯賽,卻是一個靦腆的棒球男孩,獲得試煉與成長的絕佳場域。已經高三的普門中學投手林育辰,久候了2年半,終於獲得站上這個投手丘的入場券,為了尋求被看見的機會,得克服緊張情緒,用手中的棒球為球...